세상 모든 정보

耳垢(耳屎)清潔、功能與作用、保養方法

  • 撰写语言: 韓国語
  • 基准国家: 所有国家country-flag
  • 其他

撰写: 2024-03-30

撰写: 2024-03-30 13:48



耳垢並非髒亂的粉末或塊狀物,而是具有重要作用的人體分泌物。許多人認為耳垢很髒,並試圖隨意去除,但這反而可能造成傷害!讓我們來了解耳垢的功能和作用,以及正確的保養方法。


耳垢,功能和作用…真的有必要嗎?


耳垢不僅僅是廢物,它還扮演著保護外耳道免受外部細菌和濕氣侵害的屏障作用。耳垢中富含抗菌物質溶菌酶,可以防止細菌入侵,並調節水分吸收。由此可見,耳垢是守護耳朵健康的寶貴存在。


當耳中有異物時,許多人會用棉花棒或手指挖耳朵。但是,如果過度挖耳,反而會傷害外耳道或耳膜,導致外耳炎、耳膜受損等風險。專家也建議,最好讓耳垢自然脫落。


耳垢清除,過度反而危險


特別是在淋浴或游泳後,耳朵濕潤時用棉花棒挖耳垢的行為非常危險。因為潮濕的耳朵容易滋生黴菌和細菌。在這種情況下,用棉花棒挖耳會去除外耳道的防禦屏障,使皮膚變得脆弱,容易發炎。因過度挖耳造成的外耳道傷口也可能導致細菌感染。


諮詢專業醫生後安全清除


專家表示,最好讓耳垢自然排出,但如果感到任何不適,可以用濕布或棉花棒輕輕擦拭耳廓外側也是一種方法。


平時定期用濕布或棉花棒清潔耳廓周圍,使用耳垢分解產品也是不錯的選擇。如果耳垢堆積到堵塞耳朵,導致耳鳴或悶脹感,務必前往耳鼻喉科就診,諮詢專業醫生後安全清除,這才是明智之舉。


每個人的耳垢特性不同


有趣的是,每個人的耳垢特性都不同。東西方人之間存在濕耳垢/乾耳垢的差異,這與遺傳因素有關,大多數東方人擁有乾耳垢,而西方人則擁有濕耳垢。這種差異是由數百萬年前東亞人祖先出現的『乾耳垢』突變所致。


促進耳垢排出的秘訣


耳垢會正常地自然排出體外,因此不需要刻意去除。但是,可以使用天然油脂軟化耳垢,然後促進其排出。將沾有礦物油或嬰兒油的棉花棒放入耳中,等待一段時間,耳垢就會逐漸流出。但是,要注意過度挖耳可能會刺激耳垢的產生,所以要小心。


在我們的身體中,耳朵不僅負責聽力,還負責平衡感。為了保持耳朵健康,需要以自然的方式排出耳垢,而不是過度挖耳。身體產生的耳垢是大自然賜予我們耳朵的禮物。不要因為偏見認為它不潔而隨意去除,而是要承認它的寶貴價值,並採取適當的保養方式。

评论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