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题
- #皮膚感染
- #鑷子除毛
- #毛髮內生
- #皮膚科建議
- #敏感部位
撰写: 2024-04-20
撰写: 2024-04-20 17:32
很多人在家裡用鑷子拔毛,對吧?但是,如果用鑷子拔掉鬍鬚、乳頭周圍的毛髮或內生毛髮,則有感染或受傷的風險。皮膚科專家親自指出的,不應使用鑷子拔毛的身體部位,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。
我們身體上的細小毛髮,如果隨意用鑷子碰觸,可能會出大問題;除了修整眉毛以外,鑷子不應靠近皮膚。因為存在著巨大的風險。最近,一名男子因去除內生毛髮而引發敗血症,險些喪命的故事成為熱門話題。
明明只是簡單的除毛行為,為什麼會這麼危險呢?英國皮膚科專家安·奈南博士列舉了 5 個不應使用鑷子拔毛的身體部位。
我們身體的大部分都有毛囊,因此乳頭周圍長毛髮是正常的;但是,這個部位非常敏感,拔毛可能會導致皮膚刺激、感染、腫脹等副作用。如果出現發紅或腫脹的情況,應就醫治療;奈南博士建議,如果真的想除毛,可以用剪刀修剪比較安全。
絕對不要拔掉痣上的毛髮。痣可能是皮膚癌的徵兆,拔毛可能會導致痣的形狀發生改變,因此很危險。如果痣出現不對稱、顏色改變、大小改變、結痂、瘙癢等症狀,應立即就醫。
鼻毛是阻擋灰塵、蟲子等異物的重要防禦手段。如果隨意拔除鼻毛,可能會造成傷口和感染,因此,如果鼻毛過長,最好用安全剪刀或專用修剪器小心修剪。
該部位的皮膚非常敏感且脆弱,如果強行拔毛,可能會導致皮膚發紅、疼痛、感染、腫脹、內生毛髮等。最好使用剃刀、除毛膏、蜜蠟等安全的除毛方式。
剃毛或蜜蠟除毛後也可能會出現內生毛髮,如果拔掉它,可能會導致皮膚發紅、化膿、感染等副作用,因此最好不要人為拔除。正確的做法是去角質,讓毛髮順利長出來。
內生毛髮 (ingrown hair)
也稱為埋藏毛髮,是指毛髮向內生長。顧名思義,是指毛髮不是長到皮膚外,而是長到皮膚內,是由於角質和皮脂殘留物積聚在皮膚表面,堵塞毛囊而引起的。任何人都可能在生活中經歷過這種情況,但如果毛髮非常捲曲,或者經常在剃毛前後使用梳子,則更容易出現內生毛髮。
雖然這不是毛髮,但如果用鑷子擠破成熟的粉刺,細菌可能會深入皮膚,導致感染、發炎和額外的粉刺,這很危險。最好用洗面乳溫和地清洗,讓它自然癒合。
小小的疏忽可能會造成很大的傷害。我們身體上的細小毛髮或粉刺,用鑷子去除似乎是件微不足道的事情,但專家警告,這種行為可能會對皮膚造成很大的傷害和感染。為了擁有健康的肌膚,需要格外小心,如果出現任何可疑的症狀,請務必諮詢專業人士。
评论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