세상 모든 정보

自由女神像 (Statue of Liberty)

  • 撰写语言: 韓国語
  • 基准国家: 所有国家country-flag
  • 旅行

撰写: 2024-04-03

撰写: 2024-04-03 12:09


自由女神像位於美國紐約港自由島上的一座巨型雕像,是法國為紀念美國獨立100週年而贈送的禮物。


自由女神像:美國自由與民主的象徵


自由女神像以羅馬神話中的自由女神利伯塔斯為原型,右手高舉熊熊燃燒的火炬,左手持有一塊刻有美國獨立宣言日期的石板。她的腳下放著一條斷裂的鐵鏈,象徵著奴隸的解放。


自由女神像於1886年落成,並於198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。自由女神像是反映美國歷史和文化的建築,紀念著法國和美國之間的友誼和同盟,也象徵著美國的自由和民主。


自由女神像也向移民傳遞著希望和歡迎的信息。自由女神像是美國人民精神和身份的象徵。


事實上,其正式名稱是『照亮世界的自由』(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),但通常被稱為自由女神像或英文名Statue of Liberty,並且更為廣為人知。


自由女神像的歷史


自由女神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65年,當時法國歷史學家兼人權活動家埃杜瓦爾·德·雷布雷提出,為紀念美國獨立100週年,並讚揚美國的民主和廢除奴隸制,向美國贈送一座雕像。


法國雕塑家弗雷德里克·奧古斯特·巴托爾迪負責雕像的設計,而建造艾菲爾鐵塔的世界著名建築師居斯塔夫·埃菲爾則設計了雕像的鋼鐵骨架。


雕像由銅製成,火炬則鍍金。


雕像最初在法國組裝,但為了方便海運,被拆分成350個零件和214個箱子,而雕像的基座則是在美國建造,由美國建築師理查德·莫里斯·亨特設計。


雕像的基座建在自由島上聖約翰堡壘的廢墟之上,由於建造雕像基座的資金不足,紐約世界報的出版人約瑟夫·普利策發起了募款活動。


超過12萬人參與了捐款,大多數人捐贈的金額不到1美元。


雕像於1885年運抵美國,並於1886年10月28日舉行落成典禮。落成典禮由美國第22任和第24任總統格羅弗·克利夫蘭主持,並舉行了紐約第一場彩帶遊行。


在落成典禮上,巴托爾迪啟動了點亮雕像火炬的裝置。直到1901年,自由女神像一直由美國燈塔局管理,之後則由國防部管理。


從1933年開始,自由女神像由國家公園管理局管理。1965年,自由女神像與自由島一起被指定為自由女神像國家紀念碑。1984年,自由女神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。


設計與結構


由法國雕塑家弗雷德里克·奧古斯特·巴托爾迪設計的自由女神像,以新古典主義風格為基礎,將自由擬人化。


女神的形象:自由女神像被描繪成一位身披長袍的女性,右手持火炬,左手持獨立宣言。頭戴七角皇冠,腳下踩著斷裂的腳鐐。


每個元素都象徵著自由和民主的價值觀。


火炬:象徵著光明的未來和希望。


獨立宣言:象徵著自由和平等。


皇冠:象徵著對自由和民主的永恆追求。


斷裂的腳鐐:象徵著擺脫壓迫和暴政。


結構:銅板製成的雕像安裝在鋼鐵框架上。雕像在法國製造後被拆解,並通過船運到美國,然後在美國重新組裝完成。


參觀自由女神像的方法


自由女神像位於自由島上,只能乘船前往。船隻從紐約的炮台公園或新澤西的自由州立公園出發。由於資訊可能略有差異,建議您參閱以下官方網站以獲取準確的資訊。


自由女神像官方網站


關於自由女神像的趣聞


自由女神像最初是在法國製造的,並被拆解後運往美國。雕像被分成350個零件和214個箱子,通過船運到美國,然後在美國重新組裝。雕像高約93.5米(女神像46米,基座47.5米),重225噸,由銅製成。


自由女神像的結構設計使其能夠抵禦風雨和地震。雕像的鋼鐵骨架由建築師居斯塔夫·埃菲爾設計,其原理與艾菲爾鐵塔相似。雕像的銅製外皮固定在鋼鐵骨架上,由於銅和鐵絲的長度不同,因此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移動。這樣可以防止雕像因膨脹或收縮而造成損壞。


自由女神像最初是紅褐色的,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逐漸變成了綠色。這是因為銅與空氣發生反應,產生氧化物。這種氧化物可以保護雕像免受腐蝕,並賦予雕像獨特的顏色和光澤。這種氧化物被稱為銅綠,為了保持雕像的綠色,需要定期清潔和維護。

评论0